4个控制血糖的饮食技巧,简单又好记,适合大多数人
2024-06-04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本文作者:王璐,注册营养师
审核专家:阮光峰,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
近些年,糖耐量受损、高血糖、糖尿病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焦虑自己的“血糖”,网上也开始流传各种“控糖饮食小妙招”——比如“吃硬不吃软就能有效控制血糖”。
所谓“吃硬不吃软”,指的是优先选择质地相对干硬的食物,少吃质地柔软、糯叽叽的食物。那么,这种控糖技巧真的管用吗?
“吃硬不吃软”真的能控制血糖吗?
先说结论:“吃硬不吃软”这个建议的确有一些道理,因为进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和食物的质地有关。
比起软、烂、糯,水分含量高的食物,干硬、粗糙、水分含量低的食物,相对更不容易被咀嚼成糊状,也就没那么容易消化。既然消化得慢,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引起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就慢,餐后血糖波动也就更小,自然更有利于维持血糖的平稳。
对于血糖控制不佳、糖尿病的朋友,在进食时,优先选择质地相对干硬的食物,少吃质地柔软、糯叽叽的食物,更有利于维持餐后血糖的平稳。比如多吃“有嚼头”的窝头,少吃软乎乎的白面包;多吃硬挺筋道的面条,少吃煮到软烂、入口即化的线面等等。
健康时报 毛圆圆 摄
要注意的是,这里所谈的“干硬”和“软烂”,大部分情况下是指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主食。毕竟,蔬菜水果、肉蛋奶豆中淀粉含量远比主食低,它们在体内直接转化为葡萄糖的“能力”也就低很多,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力也小于淀粉类主食。
控制血糖不能仅从“硬”和“软”的角度来评判一种食物是否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,还需要综合考虑食物的成分、加工程度、生熟、温度等等。因此,“吃硬不吃软”的确可以粗略成为一种控制血糖的方式,但对于糖尿病、高血糖患者,仅看这一方面,还不够全面,可能引起误判。
此外,对于胃肠道消化功能较差的朋友来说,也不太适合。
教你4个控糖的吃饭小技巧
那么,有没有更科学、适合更多人群的、好用好记好执行“科学控糖”吃饭小技巧呢?当然有!我们整理出了 4 条简单可直接照着使用的吃饭小技巧。
1. 胃肠道没问题,吃硬少吃软,没毛病。
2. 胃肠道功能差,或不习惯吃干硬食物,那就吃杂、吃粗不吃精。
比如,一餐的食物种类尽量杂,包括蔬果、瘦肉、蛋、主食等。主食选择粗杂粮而非精米白面类食物。
3. 没条件搞食物多样化,或不习惯吃太多粗粮,那就注意食物加工别太精细,食物形态别太细碎软烂。
比如,用普通锅具熬“汤米分离”的稀粥,而不是吃熬到入口即化、看不到大米原貌的黏糊粥。
4. 吃饭顺序帮大忙,先汤/水,再菜、肉,最后吃主食。
如果以上原则您还是觉得复杂,那可千万要记住吃饭顺序的调整——先喝点清淡的汤粥或水来占据一定的胃容量,随后吃富含大量膳食纤维没那么好消化的蔬菜,接着吃非常“扛饿”的优质蛋白质,如肉蛋等,最后再吃提供淀粉的主食,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淀粉类主食的摄入量。
编辑:鲁 洋

猜你喜欢

行业最困难时期已过?芯原股份抢抓大模型锚点


异动快报:中达安(300635)2月21日13点30分触及涨停板


2021年7月2日人民币NDF远期合约


股票做T降低成本的技巧,轻松实现盈利


手机摄影新纪元:一加12,让专业相机靠边站


麦格理:维持颐海国际(01579)“跑赢大市”评级 目标价降至148港元


惠城转债上涨523%,转股溢价率021%


沃森生物:关于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,公司正结合最新法规和监管要求,持续补充完善相关工作


田洪良:4月28日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p


郑糖上涨空间不易过于乐观


A股三大股指持续走低,创业板指跌1%,深证成指跌09%,沪指跌053%,市场近4700股下跌,不到700股上涨


策划“占领华尔街”运动后,他写了本书批判《人类简史》


公告速递:调整招商鑫利中短债债券基金大额申购和转换转入业务


马龙“封刀”


医药主题基金突然转向 看上这一领域!


2月份我国钢材进口、出口均价环比均下降


A股质押降至十年新低 高比例质押公司不足1%


股市必读:中航西飞一季报 - 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597%


皇家贝蒂斯提前锁定欧战名额,冲击欧冠梦想依然在路上_比赛_名字_西班牙人


韩国出口连续9个月同比下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