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开发的设备无需维护即可从空气中持续提取水
2024-10-21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即使在世界干旱地区,空气中通常也会有一些水分。这些水分有可能为饮用和灌溉提供必要的水源。然而,从空气中提取水是一项挑战。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,可以每天持续从稀薄的空气中提取几升水,而无需定期人工维护。
由 KAUST 研究人员开发的太阳能采水器在夏季每天可采水 2-3 升。资料来源:2024 KAUST;Heno Hwang
从空气中收集水并不是什么新想法,甚至也不是什么新技术,但现有的太阳能供电系统非常笨重。
太阳能集水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。吸水材料首先从空气中吸水,一旦吸水材料达到饱和,系统就会被密封,并用太阳光加热,以提取捕获的水。在这两个阶段之间交替进行需要人工或切换系统,从而增加了复杂性和成本。而新开发的新型收割机则不需要这两种方式--它可以被动地在两个阶段之间交替进行,因此无需干预即可持续循环。
领导这项研究的博士后杨凯杰说,"我们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对自然过程的观察:特别是植物如何通过专门的结构将水分从根部高效地输送到叶片。"
这为团队提供了新系统的关键理念。杨解释说:"在我们的系统中,质量传输桥作为大气水捕获的'开放部分'和淡水生成的'封闭部分'之间的连接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"
质量传输桥是一个垂直微通道的集合体,里面充满了吸水的盐溶液。富含水的盐溶液通过毛细作用被拉上通道,同样的毛细作用也会将水拉上植物茎,然后浓缩的盐溶液会向下扩散,收集更多的水。参与该项目的另一位博士后潘婷婷说:"通过优化系统内的质量和热量传输,我们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效能。"
在沙特阿拉伯测试该系统期间,夏季每平方米每天产水 2-3 升,秋季每天约 1-3 升。在测试过程中,团队连续运行了数周而无需维护。他们还表明,该系统可作为直接点源用于灌溉大白菜和沙漠树木。
"我们使用的材料是吸水织物、低成本吸湿盐和塑料框架。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材料,是因为它们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得,因此我们预计在低收入地区进行大规模应用时,成本是可以承受的,"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之一 Qiaoqiang Gan 说。

猜你喜欢

167亿股股权七折起拍 渤海证券IPO起波澜?


产,该怎么融?|聚焦广州科技体制改革


RCEP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框架——访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戴维·奥尔森


3月27日基金净值:易方达上证50ETF最新净值11859,跌061%


马拉松石油(MROUS)股东投票通过康菲石油(COPUS)160亿美元收购要约


和蜜雪冰城抢生意?新茶饮推低价产品,有品牌被吐槽利润压缩


网上证券融资网站:掘金资本市场的便捷通道


2024《财富》世界500强出炉,国内4家药企继续上榜


北交所炒作短暂熄火,汽车产业链再掀高潮,长安汽车创历史新高!


马斯克称美国国债增长不可持续


乱收费被官方点名 四家澳洲银行将向低收入客户返还2800万澳元


美联储缩减了、股市为何高歌猛进?非农仍将是本周的高潮,今日还要警告这一风险


4月29日和邦转债上涨007%,转股溢价率2596%


人类学家的收藏和录音,保留百年前京沪的市井生活


宗校立:美元指数连续三日大跌,下一步怎么应对?


共话价值投资 “恒乐读-风云咖荟”再起扬州


中通快递第四季度营收82571亿元 净利同比降443%


友情还是爱情,一道无解的填空题


纳指与标普500四连跌!美国消费者信心重挫创三年半最大跌幅


北京商报侃股:四家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长期利好A股
